教育学院“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队在中国好创意(第十九届)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者: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0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好创意十九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简称“3C大赛”,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分析报告》)中,教育学院“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表现出色,凭借卓越的艺术创意与扎实的专业功底,在音乐舞蹈专项赛道上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三等奖以及多项指导教师奖项,取得了学校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成果,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在艺术创作与实践育人中的青春风采与专业实力。

赛事背景:以赛促创,赋能青春

“3C大赛”是国内数字艺术与创意设计领域的高规格权威赛事,是首个将竞赛理念升华至哲学层面,并为参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的平台。届大赛以“传统与现代融合、艺术与科技共振”为主题,汇聚全国众多高校创意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表达,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展示才华、激发创意、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舞台。

获奖成果:“声”而不凡,团队闪耀

一、声乐(个人项目·非专业组)

作品:《感激》

参赛学生:张志楠(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成员

指导教师:梁庆东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熊祖鹏、李久晨

荣誉奖项:国家级一等奖(赛事最高荣誉)指导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指导教师奖”。

二、歌曲创作(非专业组)

作品:《我们的韶华映朝阳》

创作成员:张志楠、邹佳豪、李保义、韦雅馨、杜美萱、俞子琪、江晓婷、邱腾祥(“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核心成员)

指导教师:梁庆东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熊祖鹏、李久晨

荣誉奖项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

青春赋能:以艺载道,再启新程

从独唱作品的情感演绎到团队创作的协同共创,“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始终坚持“传统底蕴+青春表达”的创作理念,在比赛中将艺术感染力与教育使命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参赛作品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学院“学教融合、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印证,充分彰显了教育学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丰硕成果。

“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成立于2021年,由教育学院组建并长期培育,是学院推进“三全育人”实践机制、推进“五育并举”育人路径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团队聚焦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平台上多次获奖,并积极服务社会,影响广泛。截至目前,团队已面向基层开展红色精神与法治宣讲近100场;2023年成功入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宣传志愿宣讲团队;2024年入选关爱行动“少年儿童安全守护计划”管道保护宣传志愿服务团队;2025年入选涓流行动“一个长江”大学生环保活动资助计划;荣获2024年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全国“优秀团队”“优秀文创”等荣誉称号已逐步成长为具有示范引领力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团队,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以艺载道、以创承志的时代精神与文化自觉。

期待“青年之声”学生实践团继续以歌为媒、以创为翼,在艺术与教育的交响中深耕不辍,在理想与实践的交汇处挺膺担当,唱响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声!图文/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编辑/蒋相杰;审核/杨新春、王云白